韩国选定“氢能经济候选城市”,推动氢能发展
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谁才是未来电池主流?
氢燃料电池有什么优势 很明显,相比锂离子电池,氢电池的一大优势是能量密度。 压缩氢能的能量密度接近每公斤40kWh,比汽油还高数倍。锂电池只有每公斤0.278kWh,大部分在0.167kWh,氢能的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239倍,所以这方面的优势是碾压的。 再一个优势是分量轻。 同样是500公里续航,氢电池对车重影响不大,锂电车就很头痛了,比亚迪唐的原型是S6,车重1.6吨,改造成锂电车之后,电池超过
上海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加快突破
4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即将施行的《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及“五五购物节”筹备情况。《若干措施》提出,年内新增4万张中心城区非运营客车牌照额度等。鼓励线上餐饮平台加大促销力度;同时大力推行分餐制,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 上海市商务委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围绕以下六方面研究制定了促进本市汽车消费若干政策: 一是增加牌照供给。自今年3月起到年
嘉化能源:公司利用副产氢气优势去投资建设加氢站并运营
世纪新能源网(新能app)消息:有投资者向嘉化能源(600273)提问, 请问贵司是否均有加氢站建设的能力?如果有的话贵司能够为加氢站建设提供哪些具体产品和服务呢?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关注。公司利用副产氢气优势去投资建设加氢站并运营。加氢站建设如果你指的是土建和设备安装业务,公司没有此类业务。谢谢。
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尽快破局
当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应用区,共计推广车辆超过4000辆。在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进程中,需不断分析、吸收和借鉴电动汽车的发展经验,稳步前行。 近年来,虽然我国燃料电池技术有所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性能仍存在差距,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密封件由于技术可靠性问题,国内皆无量产;膜电极、双极板等关
【重磅】中海油宣布投建首座加氢站(附招标全文)
氢能观察消息:近日,中海油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就佛山市城北汽车加氢站项目工艺设备及安装进行国内公开招标。 招标文件显示,中海油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佛山市禅城区城北加气站原有设施基础上改建成加氢站,建设规模为1000公斤/天,站内主要设置加氢机2台、储氢罐3台、压缩机橇2套、冷却机组2套、卸车柱2套、顺序控制盘1套、站控系统1套等,目前因该项目进展需要
国拨经费6亿元!科技部正式下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科技部近日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国拨经费总概算为6.06亿元。其中氢能部分较此前的意见稿增加了碱性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
单价250万,广州三汽氢公交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发布
近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广州公交集团第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2019年氢能源公交车辆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根据公告,广州公交集团第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计划采购15辆氢能源公交车,项目中标者为广州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单价为250万/辆。 据公告透露,本次采购车辆投放于广州市黄埔区氢能源示范线路。而此前发布的根据《广州开发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规划方案》,黄埔区计划在2020
氢气市场需求递增 加氢站建设驶入快车道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氢气市场需求递增,加氢站建设驶入快车道。截至 2020 年 2 月,我国加氢站共有66座。国家要在2年内对氢能立法,这是迄今为止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最大利好, 氢能源行业风口将至。此外,根据国家规划,规划2020/2025/2030年分别建成100/300/1500座,十年间年复合增速达31.1%。到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10000座,行业产值达12万亿元。 广东
韩国选定“氢能经济候选城市”,推动氢能发展
据外媒报道:日前,韩国国土交通省宣布,将安山、蔚山、万州和全州选为“氢能经济候选城市”,另外,三陟市被选定为专门研究和开发(R&D)氢技术的城市。政府计划对三个候选城市分别投资290亿韩元(2500万美元),其中一半将由地方政府支付。 早在2019年10月,韩国国土交通省在首相举行的全国检查和调整会议上宣布了氢能试点城市推广战略。“氢能城市”是指到2022年将使用氢作为主要城市功能(例如制冷,供暖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未来5年电池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其发展趋势是降低总成本,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实现功能多样化。电动汽车要在总成本上实现突破,即电动汽车的总拥有成本相比燃油汽车实现成本平衡甚至更低,包括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 10年来,电动汽车成本已经下降85%,2019年电池系统成本已经降至0.61-1千元/千瓦时,未来5年电池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我国电动汽车已经在比能量、寿命和充电等方面取得突破。电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