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发展与挑战
2022年11月9日-10日,2022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在遂宁举办。来自国内外行业组织代表、行业有关知名企业家等400余人汇聚一堂,聚焦行业关注重点,展望前沿趋势,共谋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以“‘锂’想生活 低碳未来”为主题,为期3天的会程中,将开展“1+3+6+1”活动,即1个开幕式及主题论坛、3场座谈交流会、6场专题论坛、1个锂电消费节及参观考察活动。作为会议的重头戏,开幕式上将发布《全球锂电产业供需白皮书》《中国锂电(遂宁)指数》,开展项目合作签约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我的报告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电化学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第二是动力储能电池发展和挑战,第三燃料电池发展与挑战,最后是结论。
习近平主席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虽然比有一些国家要晚,但是任务非常重,因为起步比较晚,但是碳中和就是通过碳释放多少,就采取多少抵销来实现的,这也推动了很多新的技术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电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电化学能源是高效清洁、方便应用的能源,从化学能到电能。
另外就是能量储能,把电能储能到燃料分子里面,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把二氧化碳还原变成一些燃料分子。这两个方面通过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燃料电池用氢是一个清洁能源,是一个终极的能源载体,可以用各种能源产生氢。
还有一个就是能量转换储能,把电能变成化学能储能起来,又能把化学能电池释放出来,这是一体的装置,不受热力卡诺学限制,所以效率高。
电化学储能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去年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和光伏装机容量超过3亿千瓦时,需要大规模配套储能。风电、光电是不稳定的,如果没有储能是难以有效利用这些能源的。所以通过储能电池储存起来就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国防安全、办公、移动通讯。
储能电池首先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根据预测到2060年,左边这个图风电等清洁能源会大幅度增长,传统化石能源会逐步下降。到碳中和的时候,风电光电占50%左右,其他还有水电核电等等,包括氢能。我们国家电化学储能持续增长,预计到碳中和的话,如果按照20%的配套储能,需要460TWh的储能电池,相当于46个三峡电池发电量,需要300亿吨电池,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另外就是新能源汽车,它的特点就是可以减少国家对原油的依赖。从2019年开始进口的原油占使用量超过了70%。这是国家安全底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我们一定要降低安全底线,使国家能源安全得到保障。
首先第一可以把间歇性能源做燃料,可以作为动力电池驱动汽车,燃料电池一般是驱动大巴车运营车,动力电池是小车,这样分配也是必然的。
从2015年开始,我国就成为了全球拥有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这些年发展来看,从指数性增长到今年9月底超过了一千万辆。这一千万辆只占了我国汽车保有量的3.6%,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国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按照规划到2030到2035年,有8千到1亿辆车,那个时候差不多三分之一是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相对比较慢,去年年底还不到1万辆,面临的瓶颈问题更多一些。但是规划到2025年10万辆,2030年到35年100万辆,有快速的增长目标。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停产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最早是挪威,英国2030年,法国2040年,美国加州立法2029年,我国海南省立法2030年。所以燃油车会受到限制,我国大的车企都在研发开发新能源车、燃料电池车等。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包括新能源车、储能、5G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于电化学能源器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要求是全方位的,从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长寿命、极端环境适应和低成本,对研究和开发包括生产都提出很高要求。我们经常说充电焦虑,刚才企业发布产品说5分钟可以跑120公里;解决续航里程焦虑,能量密度还要大幅度提升。电池低温性能焦虑,别在南方可以正常行驶,但到东北启动不了,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国家这两年提出一些新的计划,希望以举国之力在电池方面发力。比如日本创新电池计划,英国法拉第电池挑战,美国锂电池2021-2030国家蓝图,还有欧盟2030+路线图。他们着眼点是加强基础研究,抢占制高点。
我国也在发力,重点研发计划里面,“十四五”里面布局了很多与电池有关的专项,比如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氢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这些都促进产业发展,同时也是推动一些研究。但是基础研究方面,还要继续加强研究,不能老是跟在国外后面,一定要有中国引领。
下面谈谈动力电池汽车发展和挑战,第一是锂资源严重限制。四川有丰富的锂资源,这里的企业除了在国外也布局了很多锂矿。但是看看全球锂资源分布,中国排到第六位。这个是锂金属的分布,从这个发展来看,如果按照一公斤一千瓦时,按照这个估算,按照全世界目前锂金属储量的话大概也就可以用一百多年,这也是一个资源限制。而且我国锂资源是盐湖为主,锂的含量低,提取难度高,所以很多都是依靠进口,锂资源的限制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第二是锂能量密度接近极限,能量密度跟原理有关系,比如它的能量密度跟反应电子束、活性物质的重量和密度,功率密度、传输、尺寸等等都有关系,这些是限制理论密度的上限。目前锂电池是接近天花板。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提高现在一些新型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国防的防御半径,我们无人机需要长时间续航,需要大幅度比高电池能量密度,还有汽车,我们也希望能够行驶得更远,这些都是需要开发一些新的体系。
第三个是安全事故,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用到锂电池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跟人有关的,我们用的3C电子产品都需要安全,汽车更是如此。这里面热失控包括正负极、电解液、界面。界面在实际应用场景当中不断受到冲击,比如一个公交车来看,这是一个实时记录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是非常随机的频繁变化。这个变化对于我们材料和界面造成了反复冲击,这就会带来一些安全事故。比如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发生了三千起,大家觉得很多,但是跟传统燃油车比其实很低的,燃油车数据更大。
还有使用环境,电池用到深空、深海、电动车、无人机等场景,这些都需要更高更宽的温度范围,这些也是我们需要面临的挑战。
这些挑战后面的科学问题可以从问题本身来看,比如第一个挑战资源。资源与材料有关系,我们怎么来设计更好的电池材料,开发更多的材料;第二个就是能量,能量跟它的传输和界面非常有关系,还有它的安全性。我们在做更好的电池的时候,这几个方面,材料界面传输系统都是需要我们面对的,需要我们各方面共同解决。
提升二次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可以从高容量、低电压负极和高容量、高电压正极着手,比如负极从碳到硅再到锂金属等等。这样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大家最关心安全的问题。比如锂金属负极可以做到能量密度很高,但是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引起锂枝晶,生产过程会反复溶解沉积,引起短路带来安全性问题。高电压正极材料也不稳定,高电压结构易发生变化,同时会引起电解液分解,这个时候需要研发更稳定的电解液。
对于锂金属,不光是基础研究,业界也都做了很多实验性尝试。比如可以通过构筑人工SEI膜,构筑三维结构金属负极,调控锂金属电极和电解液的界面。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加入添加剂,调控成核生长的过程,使它不长成枝晶,但是这个研发非常难,需要大力发展下去。还有通过电解液体系,比如饱和电解液体系来使表面的结构钝化,提升安全性。
另外一个方面在同样一种材料,比如说富离子材料,我们就调控结构,不同的表面结果传输和稳定性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够调控的结构使它朝着010方向,传输就更快,同样组成下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大幅度提高。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三传工程,把离子传输通道维持材料微观的稳定性,强化电子传输通道,维持电极和电池导电网络,强化电池热传出,抑制电池热失控,提高电池安全性。这些都需要很多研究工作。
下一代锂电池,刚才谈到锂资源或者其他资源都有限制。比如锂硫电池,世界上硫资源很丰富,是锂资源十倍以上。因为硫不导电,需要催化剂让它反应,多硫化物在当中穿梭降低密度,还有枝晶的安全性问题。金属空气电池就不再依赖锂资源,正极是氧的还原和氧化物分解,我们需要发展双功能催化剂,也要克服金属枝晶带来的安全问题。
下一代如果是非锂电池,就可能是今天讨论的钠电池,钠在地球上储量很高,排第五位,第一位是氧,第二位是硅,铝、铁、钙、钠,它跟锂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离子半径比较大,电化学势比较低,这里面要突破储钠的新材料。目前有一些传统的硬碳已经产业化了,正极的层装氧化物、普鲁士蓝等已经进入市场。但是要进一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要能够实现像锂离子一样大规模应用,钠电用于储能是非常好的选择,还需要在新材料开发、新型电解液研发方面多下功夫。
下面谈谈有机电池,有机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它的资源是无限的,因为可以用很多物质,生物质也可以,从这方面来看是资源不受限制的材料,正极负极都可以用有机。这也是新的发展方向。
再看燃料电池,在座做锂电池可能对燃料电池也很关注。燃料电池最大特征就是它是氢能的重要应用途径。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氢能,很多风电站、光伏电站后面的应用就是做氢,可以生产绿氢,过去大部分是化石能源的裂解,里面会有杂质。但是电解水制氢没有杂质,可以制造最清洁的氢。过去成本比较高,但是可以通过用再生能源将成本降下来。
燃料电池催化剂被少数几家国际公司垄断,比如说庄信万丰、田中贵金属、优美科等等。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催化剂是一个短板,怎么使催化剂能够自主?这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结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一半以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还会进一步增长。我国电池产能世界第一,燃料电池受制于催化物、催化剂、电解质等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但是无论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还是燃料电池,都面临不断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要求,需要产学研协同,解决科学问题,突破技术瓶颈。
我就报告到此,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