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唐山)“摄”取力量,善行天下
春秋流转,她用零点零一秒的思想火花,镌刻光与影的最美映画。岁月留痕,她用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雕琢善与爱的璀璨年华。他就是冀北唐山供电公司职工张海荣。在去年中国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中,张海荣凭借作品《起风了》,在12万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金奖。作为目前为数不多的摄影与慈善相结合的大赛,比赛最终评选出的100幅获奖作品将全部以义卖的方式进行销售,收入所得将用来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这也是张海荣参赛的初衷。
“郎静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是世界公认的华人摄影艺术领域顶级赛事,“郎静山摄影艺术奖”也被誉为华人摄影界的“奥斯卡奖”。2007年创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在“摄友”多达数万的唐山摄影圈,张海荣成为夺得该奖项的第一人。
被灾难“唤醒”的摄影师
0.01秒——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刹那。而对于张海荣来说,是记录时代变迁、铭刻沧海桑田的一瞬间,更是真情流露、爱与思绪泉涌的一瞬间。
上世纪70年代,一台简易卡片机,一个墙角隔出来的临时暗房,成了还在念书的张海荣课余生活的全部,“那时的我感觉拥有了全世界”,张海荣说。通过给亲朋挚友拍照,张海荣逐渐体会到,镜头是沟通的纽带,是情感的桥梁,可以凝聚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而真正让张海荣下定决心把摄影当作一生所爱的,却是那场浩劫。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张海荣的许多亲人没能幸免,那些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笑脸,从此以后只能通过黑白照片回忆,有些甚至没来得及留下照片便阴阳永隔,这个遗憾也成了张海荣永远的痛。
然而,当看到党中央举全国之力驰援唐山,当看到解放军队伍如潮水般涌入,当看到团结的唐山人民相互搀扶开展自救,张海荣毅然擦干泪水,将悲痛深埋心中,和家人投入到自救队伍当中。这一次,张海荣将相机对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她定格的,是残垣断壁下的乐观坚强,是患难与共时的人性光辉,更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
之后的岁月里,张海荣继续用镜头纪录着,纪录涅槃重生的崭新凤城,纪录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纪录圣洁美好的人间大爱。也是从那时起,她逐渐完成了由“照相”向“摄影”的蜕变。
孩子们的“依珂玛”
张海荣所做的,远不止“纪录”那么简单。“始于兴趣,成于情怀,终于责任”,这是张海荣对自己与摄影30年缘分的总结。“社会有恩于我,我要尽我所能去感恩和回馈社会,去传递‘爱’的精神,去播撒‘善’的种子。”张海荣说。
从唐山福利院里的残障小朋友,到广南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再到珠峰脚下的藏族小学生,30年来,张海荣与她的相机一起,爱心足迹遍及全国。汶川地震发生后,张海荣第一时间通过红十字会等多渠道向灾区捐款,相同的经历使她坚信,再微不足道的力量,也能创造一个奇迹。
在西藏,小朋友们亲切地称她“依珂玛”(藏语,意为“像母亲一样的人”)。通过捐赠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张海荣用真情托起祖国的希望,与孩子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在张海荣的镜头里,孩子们就像一块块无瑕的美玉,她将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定格,作为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兢兢业业的“老黄牛”
在同事眼里,张海荣“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50岁的人”,她处理业务总是“兢兢业业”,干起活来依旧“风风火火”,诠释着那一代人特有的黄牛精神——埋头苦干,先人后己。张海荣始终坚持“工作第一,爱好第二”的原则,“工作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只有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张海荣说。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有人遇到困难,张海荣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尤其对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年轻员工,她视如己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和蔼可亲的“张大姨”早已成为大家心中的良师益友,“有张大姨在,啥都不是事儿!”同事小杨说。
学摄影,先学做人,“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良知,堂堂正正一辈子”是张海荣恪守一生的做人准则。她坚信,只有把做人的道理复制到摄影中,才能赋予照片不朽的灵魂,“摄影者首先要了解、尊重和平视被摄对象,不美化、不丑化、不虚构,才能获得有视觉冲击的作品,同时也要传递一种正能量。”张海荣说。
实践出真知,行善塑品格,在这场与众不同的“修行”中,张海荣用镜头继续着一次次心与心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