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能源黄小双:创新与变革开辟分散式风电新蓝海
2020年10月14日-16日,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0)在北京新国展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本届大会以“引领绿色复苏,构筑更好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在14日下午召开的分散式风电发展分论坛上,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级产品市场经理黄小双发表《创新与变革开辟分散式风电新蓝海》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黄小双:在讲分散式之前,先看一下平价时代中国风电的未来在哪里?远景认为第一是风速好、建设条件好的三北大基地;第二是低风速、高剪切的中东部平原;第三是南方高电价山地项目;最后是海上风电。但是各自也面临一些问题,三北基地项目内消有限、外送受阻;中东部平原集中式,基本农田、房屋建筑约束,大规模土地稀缺;南方山地项目生态保护、林地约束等;海上风电平价压力导致规模受限。
而分散式风电占地面积少,可以见缝插针式布置机位;相对于集中式对电网网架结构依耐小,接入方便;接近负荷侧,可以就近消纳;投资门槛低,投资主体多元化。因此,我们认为分散式风电一定是我国风电可持续、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补充。
我国分散式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0—2018年,称为萌芽期,这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去支持分散式的发展,奠定了分散式发展的基础;第二阶段从2018—2022年,我们总结为成长期,是分散式风电“练好内功”的时候,这阶段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分散式开发的门槛,比如过去两年通过技术创新,远景在江阴建成了分布式风电项目,成为全国的范本;第三阶段即2022年以后,经过今明两年的抢装后,大家注意力肯定会转移,分散式风电会迎来一个新蓝海时期。
2018年,大家说是分散式发展的元年,但星星之火并未形成燎原之势。从2018年到今年,各地已经加速出台各种规划。比如2018年已经有12个省(市)发布了分散式规划,总容量超过了900万千瓦;2019年新增规划和修编省(市)14个,总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2020年大家注意力都在抢装,但是辽宁和山东兰陵县加起来也有近80万千瓦的规划。这三年时间总规划量超过2500万千瓦,相当于中国去年整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其中超过50%的规划项目是在中东部地区。
理想很丰满,但实际上去年和前年分散式风电装机容量不足 50万千瓦,到现在累计装机量不到100万千瓦,不足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1%,但同期分散式光伏占集中式光伏超过30%。所以,分散式风电很骨感,规划落地不及预期。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规划方面,缺少有效的规划,同时规划修编时间比较长,一年一修编还是少数省(市),有的省(市)2—3年修编一次,因此希望修编常态化,提高修编的频率。核准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核准承诺制》,但分散式风电和集中式风电手续和流程上面没有多大区别,流程多周期长,建议可以进一步简化核准流程,同时形成标准化的指导文件。电网方面,目前电网接入成本还相对比较高,建议电网可以针对分散式更多的开绿灯。融资方面,融资仍然相对困难,希望建立创新的、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比如向德国、丹麦一样引入社会保险基金、社会养老基金支持分散式的发展。开发商方面,现在开发商聚焦在抢装集中式,同时也没有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整机厂商方面,各个厂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建议整个产业链加大这部分的技术投入。
真正要实现分散式风电新蓝海,要从政策、技术和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变革。
政策上,建议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做一些变革,推动分散式风电发展。技术创新是风机整机厂商必须承担的责任。
不是所有风机都是分散式风机,2017年远景率先在行业内发布了分散式风机白皮书,对分散式风机定义了更高的标准:第一是极致安全,因为分散式风电接近人们的生活,一定要确保分散式风机不倒塔、不掉叶片。第二是并网高效,除了并网成本要低,同时并网速度要快。第三是环境友好,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上,我们都需要带来友好。第四是智能维护,期待分散式风机是不需要运维,希望风机可以自优化、自闭环。 如何做到极致安全和智能维护?远景去年风展发布了超感知智能风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健康感知模型,将传统状态监测升级为健康预测,当出现亚健康时就会报警,并结合风机自适应控制技术,实时进行风机不同部件受载优化,从而做到自闭环,不需要人为干预,实现极致安全与智能维护。
远景通过中压技术将传统风机690V或950V的出口电压提升至10kV,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技术创新呢?这是因为分散式风电应用面临10kV农网场景,这样远景中压风机可直接接入配电房或变电站,省掉箱变成本和箱变占地。另外,远景中压风机可以降低0.5%—1%的线损,塔筒越高越有优势,这其实转化为发电量的提升。针对电网接入,分散式场景下,建一个传统开关站占地大概300多平方米,成本较高。远景开发的塔外集成接入设备,可以做到箱变大小的占地,只需要20平方米,成本降低超过50%。去年,通过塔筒一体化定制及风机集成技术,远景开发了塔内集成并网设备,直接省去了这20平方米占地,进一步降低了项目成本,这个技术已经应用于远景江阴综合能源管理智慧园区项目。
分散式风机离居民越来越近,噪音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为做到环境友好,远景基于仿生学原理开发的锯齿尾缘技术和大扭矩齿轮箱降转速技术,可以大幅降低风机的噪音。传统风机需要距离居民点500米,而远景的风机距离居民点300米仍能满足噪音的要求。这样可在规划的选址中多部署风机。
随着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塔筒越来越高,叶片越来越大,即使平价条件下分散式风电也有好收益。以河南华能汤阴项目为例,若采用远景第三代平原机组EN-156/3.0,匹配150米高塔筒,全年发电量超过3000小时,完全可以实现平价上网。
除了技术创新,分散式风电还需模式创新。
第一,结合县域经济实际探索分散式风电开发新模式。假设某个县域有很好的风资源,那就是新的煤炭,分散式风电也是“可持续、可再生”的金山银山。以河南某贫困县为例,开发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县政府所属投资企业或者集体企业可以灵活地以土地、产业基金、扶贫基金等形式参与进来,在结合开发商在技术、资金、建设、运维等方面的优势,按股份比例分成,每年都可以形成可观的收益。如果每年分红2000万,可以解决5000人口的脱贫问题。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带动整个县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包括风电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等。
第二,结合循环经济特点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比如内蒙有很多炼铝厂、很多数据中心等高能耗企业。随着配额制的实施及他们自身增量配电网的要求,在原来自备电厂基础上,配置风电、光伏、储能等,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
分散式风电终极模式是未来社区风电,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中国有69万个行政村,如果每个村安装2台风机,每年可以带来300万的利润,不但可以实现分散式风电蓬勃发展,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将因此发生很大变化。
风电命运共同体,我们一起在路上。风电行业要发展离不开全行业、全产业链同仁的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推动风电可持续发展。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