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调研丨江苏产研院:打通储能产业创新链中的“最后一公里”
一直以来,从科研到技术转化环节,高校院所不愿做,单个企业做不了,这一艰难过程被喻为“死亡之谷”。如何打通产业创新链中的“最后一公里”?
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江苏产研院承担起这项使命,明确专注于产业技术研发的定位,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4年来,产研院逐步建设起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研发平台和队伍,将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向企业转移,探索出了一套 “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新模式。
11月12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与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五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能见APP全程参与。
(座谈会现场)
据江苏产研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胡义东介绍,成立5年以来,江苏产研院定位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为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不做基础研究,也不做大规模生产,而是面向市场,通过合同科研的方式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所谓“合同科研”,指科研机构与企业签署合同,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服务。
设立专业研究所是江苏产研院的一大特色,目前江苏产研院在先进材料、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了40家专业研究所。其中新建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公司法人性质和产权比例,充分保证科研团队的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早期创新项目解决融资难、资本股权占比高的难题,江苏产研院创新资金支持模式,以“拨投结合”的方式先以财政资金予以立项支持,达到阶段性目标进行社会融资时,再将项目经费按市场价格转变为股权投资,保障团队在早期研发阶段的主导权。
经过近5年的改革实践,研究院已拥有41家专业研究所,各类研发人员超过6000人。研究所累计科研经费54.8亿元,已累计转移转化技术成果2632项,累计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504家,衍生孵化企业累计实现研发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储能调研团之所以走进江苏产研院,与当前储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技术研发需求密切相关。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在此次调研座谈会上坦言,当前的储能产业发展除了降成本的需求,还存在一些技术提升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将外界已经熟知的“小电池”技术往储能领域系统级应用的技术需求,也涉及到电池材料、结构设计等层面的技术创新需求,这是可以与江苏产研院在产业技术研发激励上合作的点。
2018年,中国在电网侧、电源侧和用户侧的储能发展尤为突出。在刘勇看来,对于大型城市而言,由于用电负荷高、周边火电机组关闭,储能已经发展为刚性需求。在一些地方省市,由于新能源消纳的需求,例如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对储能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比较迫切。
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电网侧储能市场的启动提前扩大了未来三年整个储能市场的边界。在今年应用增长比较快的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场景中,电网侧就占据了90%的增量。
2019年,不同层面和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正不断落地实施,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也加速布局,中国储能市场将迎来发展新机遇。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将成为电网侧和用户侧重点储能应用市场,而华北以及西北将成为电源侧重要储能应用市场。刘勇预计,到2020年全国抽水蓄能装机规划达到40GW,化学储能装机规划达到16GWh,比原预计的扩大了10倍。
基于此,储能大规模应用的前景指日可待,刘勇表示,电化学储能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提升,为未来大规模市场化商业应用做好准备,同时做好有回收价值的储能技术积累与创新也至关重要。在成本方面,储能技术成本则需要综合考量,主要受一次性建设成本、循环寿命、能量转换效率以及回收等多重因素影响。
基于此,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课题组组长、教授、研究员陈永翀着重介绍了他的锂浆料电池技术研发成果。
他表示,目前从便携式电子设备到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储能电站来讲,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方面,是从高能量密度逐步向低成本以及高安全来发展。目前这些大电池技术还是由小电池发展而来,造成整个制造成本比较高,并且没有考虑在线维护以及回收处理问题,使得整个全产业链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并且使用的寿命也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发展新型的能够兼具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易回收的电池技术。
(调研团参观江苏产研院展厅)
参加本期调研的人员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课题组组长、教授、研究员陈永翀,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徐志成,中国电力科学院配电所微网室徐毅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巍,深圳涌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浩,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王刚,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唐双喜,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付金豹,河北电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孟印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刘亚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组织联络部李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组织联络部钟波,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张晓虎、刘丹丹、冯彩梅、王子剑,能见APP记者尚冰清,南方能源观察记者陈仪方等。
能见APP将参与报道此次巡回调研江苏、浙江段共10站的调研情况,包括:1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2镇江储能电站 3双登集团 4海基新能源 5格林美(无锡)6宜兴抽水蓄能电站 7苏州妙益 8江苏海四达 9长兴电网侧调峰储能电站 10东方日升。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