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国际合作中心白旻: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政府搞好研发工作、企业注重产业创新
能见APP讯:9月28日—29日,第六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技术峰会在国家级衢州开发区(国家高新区)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所长助理白旻在会上发言,他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对象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位于金字塔上的企业,但是补贴的惠普性造就了大量新能源汽车骗补现象,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针对骗补现象,白旻认为政府跟企业应该明确职责,政府应该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共性的技术支持类的搞研发性工作,企业家去搞好创新性的东西,并且把这些创新的知识再转化为钱。以产业政策与市场的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工信部国际合作中心的白旻。今天上午的这个发言,我想就目前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当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做一些反思。下面汇报一下我对最近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也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跟大家交流一下咱们产业当中的一些问题和下一步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现在我们从骗补事件暴露出来的一系列产业发展的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然后我想是不是可以就产业政策的制订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提炼出来。这可能让大家,包括政府部门,包括产业和企业界对产业政策的认识可能更加清楚一点,这是第一个方面我要讲的内容,第二个方面就是在我们对产业政策有了比较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底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第三个方面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修订、完善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第一个我想行业内专家还有企业家,大家肯定也都非常了解现在骗补的一些情况和进展。这个我不详细介绍了。总的来讲,就是我们现在新能源汽车,经过尤其是2013年开始的这种大量的补贴政策推动下,确实是在规模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跳跃式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由骗补事件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行业和政府部门感到有很多的担忧,未来的发展可能也潜在的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可能这个事件引起我们对产业发展、今后政策的调整和及时的完善。
骗补的手段,其实看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呢,可能因为我们的漏洞比较大,或者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我想责任可能也不光是企业的责任,因为机制、激励机制是有问题。然后最近大家在微信里,可能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些产业政策的学者,专家的观点。这个研究是北大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整针锋相对对产业政策的讨论。作为研究经济学的人士,我也是近期结合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他们两个观点我简单说一下,就是讲林毅夫支持产业政策,他认为我们产业政策有失败的情况发生是因为我们没有发挥比较优势,是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造成产业政策失败,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发展,那么这个产业政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这个比较优势,我觉得有比较容易理解话来讲,就是你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也好,你要做你适合的事情,你有优势的事情,而不是眼高手低的做你现在做不了的事情,就是顺势而为,这是林毅夫的观点。
张维迎教授的观点是说我们的产业,他讲的就是我们很多创新性产业,它的创新是每天都在发生的,而且有很多可能是一些颠覆性创新。那么你从政府的角度很难预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因此你的产业政策就很难发挥作用。所以,这个产业链的发展应该交给企业家,交给在市场第一线对信息掌握最完善的企业家来去推动这个产业的技术的进步,由于千千万万的企业家试错,总会找到技术真正取得成功的方向。这是张维迎教授的观点。
当时,就是说我们客观的讲,因为你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观点,它的理论体系在逻辑上,在论证上都是肯定没有漏洞,之所以我们现在觉得他们的这个有些说法可能跟实际有出路或者有一些可能觉得不是完全是这样的,是因为它的假设条件可能跟现实契合,首先从林毅夫教授的这个理论来讲,首先他关注的应该是侧重传统产业,就是说在发达国家来讲,是已经非常成熟的产业。比如说我们传统汽车产业这类非常成熟的产业。另外,它的假设里面有两个条件是没有考虑的,一个就是国家和国家之间存在着边界效应,这个边界效应怎么理解,林毅夫教授说发挥比较优势,就是说国外的产品,跟国内同类的产品是充分竞争的,就是没有跨国边界的影响,但是实际当中,国外的产品进到另外一个国家,它肯定是成本要有所变动,就是价格要有所变动。这个因素很多,比如我们的关税措施,另外一个国外的技术比我们的先进,那么他对先进技术的掌握,,他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可以提高价格,因为你本国生产不出来,他提高价格你也能接受,这个时候价格的差距,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对你本国产业无形的保护,因为你有一个价格的空间,国内的企业可以发挥你的创新,可以去赶超也好,或者是去加快你的技术进步,这是他没有考虑到因素。另外一个因素从中国的特点来讲,没有考虑我们大国优势。就是我们的产品市场在全世界是最大的市场,还有在生产方面的这种规模的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也是非常的明显,然后再结合我们讲边界的影响,那样我们国内的企业其实是可以在国内市场推动下实现赶超的,因为你这个小国来讲,他如果说产业刚起步的时候不能利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又非常狭小,那只能让发达国家占领他们的市场,然后从事发达国家产业链环节当中的低端环节,这是我对林毅夫教授的认识。张维迎教授讲的主要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确实不确定性很大的,创新日新月异,政府确实很难把握住它的方向,但是政府不是说对于新兴产业就可以什么都不做,我觉得这是跟现实有脱离的。那么政府应该做什么?我觉得政府应该是搞研发性的工作,企业家去搞创新性的东西。研发是指的是什么?我在这里把这个概念界定一下,可能更容易把握我们这个产业的驱动,研发指的就是你怎么样把钱变成知识,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研发其实就是我们搞一些基础性的、共性的技术支持,这是政府的事情。创新是把知识再转化为钱,就是企业家做的事,也是风投每天在市场上找的东西,他们找的就是能够转化为利润的技术或者知识。我觉得新兴产业发展当中政府可能要往前端去做。而不是去整个产业链,甚至干预到产业发展的下游,我觉得这个可能对行业发展容易出问题。
下面我想讲一下我们制订产业政策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的体系和原则,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
首先,这是产业政策的概念,我不在这里详细说了。其实历史当中,包括日本、韩国、甚至再往前,包括美国当年的经济崛起,还有英国的经济崛起都跟产业政策、保护政策紧密相关的,包括德国赶超就是在19世纪上半期的时候,之前都有很多经济学著作讲到他们的保护政策,如果没有当年一些保护政策,可能这些国家的赶超和发展可能是实现不了的。那近代以来典型的就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的产业政策,从这个角度来讲产业政策也是需要的。当然我们国家也有许多成功的产业政策,从劳动密集型开始,我们改革初期设立经济特区,有一些鼓励政策、优惠政策,我们世界工厂逐步建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这也是跟产业政策密不可分的。这个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我们是遵循的是比较优势。另外就是我们的航空航天,还有我们的高铁,这也是大家共识取得成功的,这其实是传统产业,但是属于战略性、高端的传统产业。
那既然产业政策对于一国发展是必要的,那我们未来如何制订产业政策还能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下面这个表是我列的不同类型产业政策的考虑点不一样。
从传统产业来讲,我觉得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就是刚才我讲的边界效应,就是我们跟发达国家的技术的差距,比较高端的产业,比如说航空航天,大飞机、高铁这一类型的产业。这个类型的产业,我们政府是可以全面干预的,其实在现实当中,航空航天,高铁都是政府主导,民营企业,或者是市场的力量在其中作用可能非常小,整个产业体系都是政府在打造。对于边界效应居中的产业就是我们的传统汽车产业,对于这种产业,政府应该扶持先进的企业,但是呢,我现在再插一下,就是我们汽车产业为什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的发展可能不是让大家很满意,这跟我们当年WTO开放有关系,因为没有了保护,我们很多政策手段就没有办法用,不然你是违反国际规则,只能让刚才我提到林毅夫教授讲的我们发挥比较优势成分更多一些,我们政府推动作用小一些,所以我们也是看到它是有进步,但是可能会慢一些,只能依靠边界效应保护下我们企业做的事情多一些,政府做的事情小一些,只能在前端的工作做一些研发工作,基础性的,这个边界效应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大家感觉很明显,进口车和合资车的价格肯定比国产车价格高,这个高可能一部分是成本质量,另外一部分是他对技术的垄断,如果他提高价格你也得买,因为你国内的,我们的民族企业生产不出同等质量的车,那么这个价格里面肯定是要涵盖这部分技术优势,那么,这个反过来我刚刚讲的,可能对我们产业也是一种保护,我们可能很多哈弗SUV,现在民族车也卖得很好,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成本低,质量还不错,那民族汽车在前期就是通过这种也不是说低端产品,就是价格稍微低一点的产品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技术,资本的积累会缓慢升级,但是可能速度上要慢一些。
第二类就是边界效应比较低的,我们所谓国外的产品和我们国界之内产品竞争是一样的,进行充分竞争,比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个肯定是要顺应市场,从顺应比较优势来讲,这个政府是没有必要、也没有手段去做的一些工作。另外一个我没有讲,就是我们传统产业赶超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产业很成熟,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航空航天也好、汽车也好,国外发展是什么样的,我们看得很清楚,我们完全可以模仿他的路径,去把基础的一些研发工作做好,这个路线上的,目标上的风险不大,只是可能需要积累,需要投入。那么对于新兴产业来讲,就是技术变化非常快的,就是我们现在第四次或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这些代表性的技术、智能制造的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这个全球都在推进,而且发展完全没有到成熟的地步,当然有人说我们跟发达国家起步差不多,但是,客观来讲,跟国际前沿技术的这些新兴产业上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比传统产业小一点,这个小不是因为我们发展快,而是因为这个产业本身是新兴产业,在国外也没有走那么远。
而新兴产业又分为这几类,一类是普通的新兴产业,就是机器人新材料这些新产业,这些产业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没有对其像新能源产业那样进行大力推动,这个跟国际环境也是有关系,我们不可能具体扶持补贴企业,只能是在研发端做工作,比如科技部做一些研发投入和支持,而真正发展靠行业与企业的推动,不是我们不想扶持这个产业,而是这个政策手段在国际规则上不允许的。
另外一个是绿色环保产业,就是我们典型的新能源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因为这个一个是具有环保的属性,具有外向性的,因为新能源车,我用太阳能了,对环保有贡献了,政府给我一些补贴弥补,我在环保上增加的投入,这只是过去。那么现在全球对新能源汽车也是大力扶持,这个时候我们政府可以做一些推动性的工作。
最后一个就是我想可能就是所有的产业政策都是需要有退出,还有事后评估和问责,这个肯定是需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体系下,我们反思一下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学者的测算,我们的补贴,在新能源汽车上大概每辆车高是美国9倍,我们现在补贴额度是过高的,同时我们的补贴也可以说是普惠性的,当然我们也有补贴标准,但不是补贴金字塔上的企业,就是说你只要进入这个门槛,门槛也肯定不是高的,所以基本上是普惠性政策。这种激励下,企业自然选择扩大产能,去拿到补贴,这是很理性的做法。但是导致的问题就是企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精力搞研发,也没有动力搞研发,因为只要达到这个门槛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就是由于造成产能过剩,因为市场是政府推动起来的,不是市场自发的。最后一个就是产品的质量,因为也暴露出很多安全问题,这个也是可能是政府最关心、最担心的事情。
那么出现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我们产业政策这块一系列的原则,我觉得可能我们考虑新能源汽车没有把它几个特征分开来看。因为新能源汽车有特殊,特殊性从三个角度来讲,哈佛汽车属于传统产业,我们讲弯道超车,也是从传统的汽车角度来讲,我们要通过这个技术路线来推动我们的汽车产业的走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讲的这个弯道,其实不是说这个新兴产业,国内国外都在推动,差距不大,我们有一个弯道,弯道不是这个,弯道就是这个产业我们政府可以做一些工作,可以出一些政策,这就给企业造成了发展赶超的一个机会,刚才我讲了,就是这个边界效应对企业保护很重要,但是在全球范围条件下又有很少产业可以做到政府可以直接推动。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因为跟绿色环保沾边,全球都在做,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用弯道的产业,可以创造条件。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讲的航空航天这样的,这个倒不是说国际上可以保护,比如大飞机,它的技术是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到,而且全球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制造大飞机或者发射火箭,这种产业很自然就是国内保护发展,这个是天然的技术壁垒所造成的,这个不是说因为它有国际上的这种什么规则。绿色环保产业,因为全球都是这么做,所以我觉得弯道是这个概念。
我们现在的政策就是没有把这几方面分开,更多层面作为传统汽车产业推动。补贴的这个创新的、研发投入也不是主要的,环保的这种减排效果产品之间也没有区分开来,都是普惠性的补贴,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这个分开。第一个作为传统产业来讲,我觉得刚才我讲的就是我们要把这个弯道用好,要抓住这个窗口期,推动这个行业内做得好的企业,鼓励他们,支持他们,而不是支持这个大多数的企业,这是政府现在正在调整的,因为工信部刚发了这个文件,提高了要求。第二个作为新兴产业来讲应该鼓励研发,刚才季主任也讲了科技部一系列研发的项目,是具有共性的东西,因为基础性的东西有共性,不是企业做的,应该政府来做。第三个就是绿色环保产业,应该提环保的,如果车企剪票效果好,他应该拿到他减排的成本。这个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也开始着手推动这一系列的政策的出台。国家认识到补贴的问题,而且也在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相应的、完善相应的政策。我想将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该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谢谢大家。
如果您从事储能、新能源相关工作,希望在能见发布重要新闻或加入相关行业交流群,请联系能见储能研究员冯优手机:18611722885微信:fengyou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