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风电发展陷入“盛”与“剩”的困局

国网能源研究院 2020年7月15日 613

风电发展陷入“盛”与“剩”的困局

《经济日报》2013年4月23日第13版

  全国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41%

  风电发展形势向好

  根据2012年度风电产业信息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626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82万千瓦,增长率31%,全年风电发电量1008亿千瓦时,比2011年增长41%,风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2.0%。

  按照我国火电有关指标折算,2012年的风电发电量相当于节约燃煤3286万吨标准煤、用水1.67亿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434万吨、二氧化硫22.8万吨、烟尘4万吨、氮氧化物24.2万吨。

  目前,全国(不含港、澳、台)共建设1445个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52827台。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最多的五个省(区)是内蒙古1670万千瓦、河北706万千瓦、甘肃634万千瓦、辽宁471万千瓦、山东393万千瓦。内蒙古全年风电发电量为211亿千瓦时,占全区总发电量的1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去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发电量实现了同比40%以上的增长,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表示。这其中,海上风电发展是一大亮点。到2012年底,我国海上累计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0万千瓦,位于英国(295万千瓦)、丹麦(92万千瓦)之后,居全球第三。

  弃风同比翻一番

  弃风成制约发展重要因素

  在看到风电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组数据不容忽视。2012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1890小时,比2011年的1920小时减少了30小时。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从2011年的120多亿千瓦时增至约200亿千瓦时,弃风电量占全年风力发电量的1/5。

  “以上数据本身说明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我国风电发展比较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风电并网以后的利用率不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风电运行情况看,“三北”地区是我国风电建设比较集中的地区,占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的86%。蒙东、吉林限电问题最为突出,冬季供暖期限电比例已经超过50%。蒙西、甘肃酒泉、张家口坝上地区电网运行限电比例达20%以上,黑龙江、辽宁风电运行限电比例达到10%以上。

  对于造成弃风限电的原因,白建华指出,一方面是因为风电发展速度比较快,整个产业链规划不完善。另一方面,“三北”地区电源调节性能不好。现在风电主要是当地市场消纳,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征,属于波动性电源,这就要求常规电源的调节性非常好。比如,冬天是风电最好的时候,而“三北”地区是供暖期,普遍火电占的比重比较大,火电是热电联产,这就减弱了风电的调节能力。

  政府鼓励风电供暖

  寻求消纳方式或是发展出路

  “风电‘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累计并网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但是装机数字并不能说明什么,装机不发电等于没有,所以我现在关注的是1900亿千瓦时的电量到2015年是不是真的能够发出来,送出去,真正地消纳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对记者说。

  为了解决风电消纳问题,3月22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关于做好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将在北方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风电清洁供暖技术,力争用2年至3年时间使风电弃风限电的问题有明显好转。

  风电供暖主要是针对我国“三北”地区弃风严重的冬季供热期,如果风电能够承担冬季供热的重任,就可替代“三北”地区现存的大量小锅炉,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目前,风电制热技术已足够成熟,从技术层面看没有问题,但从政策体制方面,风电供暖的成本比火电要高近一倍,以后如果大规模推广成本问题还值得研究,但也是风电消纳的一种方式。”施鹏飞说。

  鼓励风电供暖是政府寻求风电消纳方式的新尝试,除此之外,专家们表示,还要在扩大风电消纳方式上继续下功夫,以此来彻底解决弃风问题。

  施鹏飞认为,在当前体制下,要解决弃风问题,重点是要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加大力度建特高压电网,把不能就地消纳的电大规模地输送出去,把“三北”的风电送到“三华”地区。

  “如果我们能把跨省,尤其是跨区域电网建立起来,就相当于市场扩大了,这样风电在这个大市场里占的比重就很小了,可能就不会出现弃风现象,市场运营就相对简单了。”白建华如是说。

(记者 齐 慧 房信子)

国家能源局 /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 厦门大学 / 国网能源研究院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查看更多
资讯

吉林启动2024年新型储能项目入库工作

4月29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通知,启动2024年新型储能项目入库工作。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分为示范项目和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应具备建设条件好且预计在2025年底前投产。 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发

资讯

山西省能源局组织召开2024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试点项目评审会

据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消息,4月29-30日,山西省能源局组织召开了2024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试点项目评审会,对本年度山西省11个地市和企业上报的93个、总容量348万千瓦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逐项开展专家评审,山西能源监管办立足职责全程进行监管。本次评审坚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不向220千伏电网反送电的原则,依托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和配电网承载力分析测算结果,从前期可行性、接入电网方案、经济性指标

资讯

河南能源监管办开展频繁停电常态化治理和供电可靠性现场核查工作

近日,为推进频繁停电治理工作常态长效,持续提升电能质量管理水平,河南能源监管办抽取三门峡市,开展频繁停电治理“回头看”和供电质量可靠性现场核查工作。 现场核查听取了地市供电公司关于频繁停电治理和提升供电可靠性工作的情况汇报,查阅了2023年以来企业出台的相关管理文件,询问了工作人员关于优化企业内部项目立项、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供电质量问题内部协同解决机制等工作情况,以及推行“设备主人制”管理

资讯

山西能源监管办履行监管职责 助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4月29-30日,山西省能源局组织召开了2024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试点项目评审会,对本年度山西省11个地市和企业上报的93个、总容量348万千瓦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逐项开展专家评审,山西能源监管办立足职责全程进行监管。本次评审坚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不向220千伏电网反送电的原则,依托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和配电网承载力分析测算结果,从前期可行性、接入电网方案、经济性指标等方面对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分排序。

资讯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6月1日起施行

● 本报记者 刘杨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电力市场监管办法》。5月8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修订对电力市场监管对象进行了完善,并对监管内容做出优化调整。《办法》将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将电力市场监管对象明确为电力交易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等电力市场成员,电力交易主体增加售电企业、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同时,根据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

资讯

集团公司召开“沙戈荒”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会

5月9日,集团公司召开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会,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余兵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树臣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一项重大任务,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是集团公司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各级单位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扎实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资讯

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罚款2.3亿!

因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股票,ST阳光(600220)控股股东面临2.3亿元的罚单。   5月7日晚,ST阳光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集团”)近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股票案已由证监会调查完毕,证监会依法拟对阳光集团处以2.32亿元罚款。ST阳光表示,上述告知书涉及的拟被处罚主体为公司控股股东阳光集团,且涉及事项

资讯

西藏仅69.2%!2024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4年3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 *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资讯

新疆能源监管办全力做好“五一”假期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

今年“五一”假期时间长,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各类风险相互交织叠加。新疆能源监管办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国家能源局关于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节前印发《关于做好新疆区域2024年“五一”期间电力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督促各电力企业抗牢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强化应急值守和监测预警,严防责任失真失守失位,确保风险可控在控能控,全力保障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欢度“五一”

资讯

Mysteel早读:5月16座高炉计划复产,黑色期货夜盘飘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从铁矿需求总量上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持续下降,但仍处于9亿吨以上的规模水平。近年来,受低碳转型发展需要,我国电炉炼钢发展势头加快。计划新建炼钢产能中27%为电炉,合计1.1亿吨左右。预计2035年我国电炉钢产量比例将达到30%。下一步,钢协将继续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组织行业做好“铁资源开发计划”的衔接落实工作,加快国内铁矿资源开发。 ◎据M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