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能源发展如何形成闭环?

麒麟精英社 2021年12月6日 3624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出,如何走好企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完成企业内部的绿色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了各个行业关注的重点。

11月26日,围绕“企业绿色能源发展如何形成闭环?”这一主题,麒麟学院邀请到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康、施耐德电气中国服务部能效及可持续服务高级经理董鹏走进《能辩》系列课——探讨企业减碳的措施与方法。

扫描二维码,回看精彩内容
碳市场环境下企业能源绿色发展路径
对于企业应如何降碳,王康指出, 第一是节能优先。 内部可以开发分布式、应用资源、开展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第二是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 第三是购买绿电,之后采取电力交易。

王康表示,企业”内部可再生能源开发“更多的是一个理念,技术已经成型。在中东部地区的企业内部,也会有一些分布式的资源或者废弃物,把分散式的资源形成分布式的能源站来进行集中的转换。如果一个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有限,通过这方面挖潜比较难,可以通过绿证的形式。

王康指出,当前碳市场的主要核心有四点,第一是通过设定排放总量目标,确定排放权的稀缺性;第二是通过无偿或者有偿方式分配排放权配额;第三是依托公平可靠的交易平台,灵活高效的交易机制实现碳排放权的商品化;第四是通过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参与,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降低减排成本。

王康表示,尽管碳市场热度仍在继续,但市场流动性存在隐忧。当前交易不是很活跃,只有在履约周期内配额大宗交易量比较大,整体推算,年总换手率在1%-2%。一定的流动性是碳市场促进限排减排的基础之一,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オ能反映出碳排放的真实成本信号,オ能通过碳资产的有效便捷变现,促进减碳价值和排碳成本的传导。

此外,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限于控排企业,专业碳资产公司、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暂时没有拿到碳交易市场的入场券,虽然降低了炒作投机的风险,但也不利于资金规模扩大和市场活跃度的提升,长期流动性无法得到外来支撑。同时,交易品种仅为配额现货,没有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衍生品的进入,缺乏更有效的价格发现工具和风险对冲手段。

碳资产是建立在碳排放数据基础上的虚拟资产,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是碳市场公信力的基石。能源数据核查困难以及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曾严重困扰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随着建材、水泥、化工等能源使用更多元、生产流程更复杂过程排放更多样的行业纳入市场, MRV体系的完善也同样将是碳市场建设需要攻克的重大困难。

最后,CCER资产进入碳市场的抵消比例虽然有限,但是对于体现碳减排项目环境价值,传递价格信号作用明显,受到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林业碳汇等广大相关方密切关注,也是更多主体参与碳市场的入口。但CCER的开放时间、既有签发和备案未签发项目的存续、抵消比例以及支持的项目范围目前仍不明确且争议较大,限制了碳市场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能源电力的转型。

绿色能源发展如何实现闭环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 在实现绿色能源发展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采取了绿色能源管理“一顶四柱”构建咨询引领的整体解决方案:碳中和(暨可持续)、电力资产、电能质量、数字能效、微网咨询服务。

董鹏介绍,实现绿色能源闭环管理首先要构建一个清晰的、结构化的方法论--提供集团企业/园区完整气候变化发展路线。通过亦或是现场已经有一些数据化的平台,或者通过现场的走访数据采集,确定碳排放的情况以及对应的节能的方向,把项目潜力评估出来。

其次,提供专用步骤来确保集团与子项目间碳排放数据统一管理、同尺度对比分布式站点用能情况。

之后,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保持与客户的持续互动,最大限度地在集团和现场层面转移知识关键交付节点,确保在客户内取得进展和实践,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能源费用降低、绿色工厂申报、重点节能项目申报。

董鹏表示,闭环的第一个重点是要有计划,第二个点要落地,第三是落地之后,不论是数字化也好、还是节能改造、碳交易,在拿到数据以后,需要回过头来再去指导一些新的行动。

那么,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如何推进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数字化方式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据董鹏介绍,基于云端的施耐德电气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自定义Dashboard可大屏展示分区展示照明、暖通空调、租户用电等能耗情况,累计诊断报警概况可自定义概览页,看板信息个性化设置,组件灵活管理。

能耗管理及节能指标KPI,达成使用ISO50001国际标准,管理能源目标清晰呈现能源管理目标完成状态,机器学习算法校正和预测。

报表管理自定义各种类型包括excel报表柱图、饼图等模板所见即所得的导出模式,可随时查看及导出。

数据收集与分析可按月度、年度、自定义时间查看各类能耗相关数据,按照能源介质水电气可查看总用能及分项用能,将各类能耗数据进行同比分析环比分析,总量占比分析,趋势对比分析,峰谷数据分析。

智能诊断+方案推送。诊断各类设备运行及控制策略不当,自动问题排除,深入查找问题诊断节能问题及原因后,自动匹配专家解决方案及行动建议。

方案管理+节能效果。可分配方案责任人,更新方案状态方案详情包含节能量、投资金额 ROI,节能量智能计算模型节能效果呈现。

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完成节能降碳?

碳 中和背景下,企业面临来自供应链的压力。 企业碳排放涵盖公司在使用燃料和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 直接排放、公司购买 电力热源时所产生的间接排放,以及原料采购、产品运输、商务差旅等环节产生的 其他间接排放等三个 “ 范畴 ” 。

供应链产生的碳排放,占以上范围的很大一部分,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链产生的排放。因此全供应链减排是降低企业、行业碳排放的高效方式。

王康表示,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不同的行业降碳路径不一样,企业在衡量的时候,第一要看自身的碳资产,另一方面要看排放对应的碳负债。“只要能降低碳负债、碳排,或者做大碳资产这一方,那么再去算成本账,就是叠加了碳资产的价值,节能降碳项目会往更广的方向更深的领域去扩展。”王康说。

在董鹏看来,“不管是数字化平台,包括我们智能的自动的系统,除了去做一些对应安装基本的一些调试以外,其实更多的应该关注我们怎么样能够持续不断的基于多变的环境情况下,能够让我们的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使用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将帮助企业在整个生态价值链中实现系统性的效率提升,推动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和资源。不同行业客户可减少最多50%的碳足迹,节省高达60%和75%的资本及运营支出,提升50%设备可用性和25%场所安全性,并节约30%的成本。

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完成的230个项目,帮助企业的碳足迹实现了最高50%、平均20%的优化;节能降耗方面,实现了最高85%、平均24%的优化,绿色改造投资回报时间最快仅0.75年。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佛吉亚,意法半导体,美的集团等不同领域的头部企业均基于碳中和咨询服务与施耐德电气开展战略合作。

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供应链端到端共同发力,施耐德电气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交付四大环节,打造绿色可持续的价值链,并承诺到2025年在自身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在公司运营层面实现净零碳排放,到2040年实现包括供应商在内端到端的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净零碳排放。

/

/

添加助教微信可了解行业最新动向,

添加时烦请私信备注:

公司——姓名——职位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课程主页
电力交易 / 能源管理 / 现货 查看更多
资讯

华中能监局拟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 涉电力交易、辅助服务等

华中能监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拟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意见的通告,文件目录中包含关于印发《华中电力市场主体注册参数校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华中区域水电减弃增发应急交易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有关规范跨区跨省(市)电能交易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华中区域跨省实时电能交易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华中区域省间电力资源优化调剂暂行办法》的通知、华中能源监管局关于印发《湖北电网非统调发电企业辅助

资讯

贵州电力交易市场交易信息披露全覆盖

12月20日,贵州电力市场交易信息披露验收会在贵阳召开,电力市场化交易(现货)需披露的信息可以通过南方区域统一交易平台及时完整查询到,标志着贵州电力市场化交易信息完成整改提高工作,进入常态化更新阶段。 今年以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按照“市场信息应披露尽披露,不能披露为例外”为原则,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扎实解决信息披露不及时这个“老问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常态化督办等方

资讯

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3年电力交易总体成交电量及电价

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2023年电力交易总体成交电量及电价,详情如下: 2023年,天津电力市场交易总出清电量346.81亿千瓦时,平均价格434.11元/兆瓦时。其中,年度出清电量334.75亿千瓦时,平均价格433.98元/兆瓦时;月度出清电量3.87亿千瓦时,平均价格438.27元/兆瓦时;月内出清电量8.19亿千瓦时,平均价格437.51元/兆瓦时。

资讯

湖南电力交易8月7-8日结果公布

湖南8月7-8日交易结果如下: 8月7日,19家市场主体完成交易,成交电量7306万千瓦时,平均价差89.93元/MWh。 8月8日,26家市场主体完成交易,成交电量27381.9万千瓦时,平均价差89.96元/MWh。

资讯

​首届国家级电力交易员职业技能竞赛即将开幕

按照今年第十四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划,本届竞赛的第二项赛事即电力交易员竞赛(决赛)即将于8月22日在北京开幕。竞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共有来自行业内24家参赛单位、75支参赛队的225名选手参加决赛,其中独立发电、售电企业有20支参赛队的60名选手参加比赛。他们通过中电联统一组织的初赛和山东、河南、四川、广东四省区域选

资讯

湖南电力交易中心:7月10-11日电力交易结果

湖南7月10-11日电力交易结果如下: 7月10日,20家市场主体完成了交易,成交电量15634.2万千瓦时,平均价差90.00元/MWh。 7月11日,14家市场主体完成了交易,成交电量5705.2万千瓦时,平均价差89.80元/MWh。

资讯

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河南发布2024年电力交易通知

「储能之音」获悉,1月12日,河南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河南省2024年电力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推动新能源电量参与中长期交易,上网电价执行河南省基准价;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按照《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3)25号)执行。 同时,推动负荷集成商、用户侧可调节负荷资源、新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资讯

7月江苏电力交易市场复盘和后续趋势分析

猜猜在做7月份复盘和后续月份推演的时候,发现7月份的交易数据非常有意思。图片为了方便对比,猜猜把截止至目前已经完成的交易数据汇总罗列一下。 (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 01 成交数据分析 注:表中,当期总交易电量=年度交易分月计划+月竞成交量+两次月内挂牌发电侧成交量+月度绿电交易电量,购电侧合同转让部分属于购电侧内部对倒,不再重复计算。 其中一季度因为涉及农历过年,所以一般放在一起来看比较

资讯

山西能源监管办积极推动手机APP电力交易信息平台建设 融合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分析工作

为建成更加开放、完整、便捷的移动端电力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山西能源监管办组织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依托“e-交易”电力交易APP优化提升不同市场信息在移动端的统一融合披露工作。 电力交易APP信息发布平台以满足市场主体自主参与市场化交易需求和提升获取信息便携度为目标,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批发、零售”、“省间、省内”等不同市场、不同类型的信息有机整合,统一发布。创新设计了市场信息聚类分析、不同平

资讯

总量增长快,结构更优化 用电量回暖反映经济向好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3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比去年上半年2.9%的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用电量增长较快,表现亮眼。用电量数据折射出我国经济复苏态势向好,经济发展结构更优。 上半年,除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相比去年上半年均出现较大提升,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4.4%和9.9%。业内人士分